小時候我總聽人家說, 台灣很多有能力的家長會把無法適應升學制度的孩子送到美國來念書, 所以我一直以為在美國念國中高中是很容易的事情, 好像是啟發教育的天堂。
等到自己真的在美國有教高中生以後發現, 其實這裡的高中生才好辛苦呢! 在台灣你可以花很多時間念書寫作業, 但這裡高中的作業經常是花很多時間, 集體分工, 有時候還得用有創意的方法才能作完, 如果真的有心要拿高分的學生通常要使出絕招才行呢!
譬如, 這一篇是我一個學生剛來美國的時候, 高一的歷史作業的一個project, 她自己用三頁的漫畫來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摘要經過, 畫了她三天才寫完這份作業。中間的對白還是她自己設計的。



超精采的! 而且她是在台灣念音樂班到國二, 到美國來因為體制不同直接變成高一新生, 要適應語文衝擊還要發想有創意的作業。
多年前另外有一個學生, 他雖然爸媽是台灣人, 但他的中文不通順也不會看中文, 所以高中在學校上中文課, 期末的presentation, 他就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流星花園的"情非得已", 據他說, 這是他暑假k了整部流星花園之後, 中文進步的結果。
另外一個學生的哥哥上西班牙文, 期末準備的表演是, 寫一首西班牙歌曲, 而且是rap的 (唱唱就算了, 要能rap還真是得要很用力準備的啊!)
在美國的高中學生, 因為要準備大學申請的文件, 通常要花三年時間將所有可能有幫助的方面都準備齊全, 譬如, 每學期必須要做到多少的volunteer hour (義務幫忙), 這包括可能去養老院探訪、表演, 去圖書館或醫院當義工, 去流浪者之家發晚餐之類, 每學期或每年必須要做到N個小時 (每個學區規定不同) , 加上成績良好, 才能申請某些honor society (有些是寫作的榮譽會員, 或是理工數科)。因為他們不要一堆只會念書的書呆子, 而是有人性, 有善心又表現突出的孩子。
另外, 申請的配件 (supplement), 就要準備詳細的資料, 來呈現孩子除了學校功課以外, 在其他方面是否有優良表現。 舉凡音樂、體育、或是奧林匹克的數理競賽、暑假的各種營隊等等,都要收集資料完全而且寫好履歷。
最近一個學生申請MIT, 要送supplement, 就要錄製演奏的CD, 履歷還有推薦信等等, 因為她鋼琴跟小提琴都很出眾, 參加過Houston Youth Symphony, 鋼琴也得過協奏曲比賽名次, all-state level也表現很好, 所以幫她寫推薦信很開心。
另外一個以前的學生, 在鋼琴上也很出眾, 他上學期得到Corpus Christi的國際比賽冠軍, 十二月要在卡內基音樂廳的其中一個小廳演奏。這幾天郎朗的演奏會, Houston Symphony 需要一個學生在音樂會前跟音樂會中場的時候表演, 我想到他, 馬上請他媽媽送tape進去, 隔天就被選中, 所以這幾天他在音樂會中串場表演, 真的為他超級開心的, 這也可以在他的履歷上寫上一筆。
當然, 以上都是一些認真的學生, 也有一些學生是比較沒有那麼熱衷活動, 不過大部分的高中生, 因為這些制度, 變得必須要在課餘時間去參加一些她們比較有興趣的活動, 所以這裡的高中生, 跟台灣的高中生, 看起來就是開朗程度不同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